1碳以惜为贵 品析X1 Carbon触屏版
"Carbon"是碳的英文名称,在化学中我们称其“C”,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碳通常给人的感觉就是黑色,比如我们熟知的石墨;当然碳拥有多种不同性状,外观、密度、熔点等各自不同,再比如金刚石就呈透明晶体状。那么碳纤维(Carbon Fiber)呢?ThinkPad X1 Carbon 产品名称中“Carbon”一词所代表的就是碳纤维。
碳纤维是新一代增强纤维,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事实上碳纤维不仅成本过高,也因为其特殊的材料性质而不易大量运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有业内人士指出,碳纤维主要应用在航空、军事国防领域,因此碳纤材质是产量与销售均受到管制的材料。若是将其大量运用到消费电子产品身上,恐怕供不应求使其价格超黄金。
目前世界碳纤维每年产量达到 4 万吨以上,但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再国外少数企业手中,每一台碳纤维笔记本都需要向它们支付高额的材料费用,因此制造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见到的碳纤维材质电子产品要比铝合金产品还要稀有,算是物以稀为贵,前辈们的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能在 ThinkPad X1 Carbon 身上看到“碳”的存在是比较难得的,并不是所有厂商都能用的起或愿意去用这个材料。
ThinkPad X1 Carbon 算得上是目前超极本中精致且昂贵的产品,而这一回跟着微软 Windows 8 的步伐推出触屏版想必也是市场需求的结果。本文的主角便是这位高贵的绅士,触屏是他改头换面的样子,变了样貌的他还能把住我们的心吗?
2触屏为何?二十周年纪念意义深远
触屏为何?二十周年纪念意义深远
第一次见到 X1 Carbon 的时候,其硬朗的外形与成熟的配色让我联想到风度翩翩的绅士,记得那是在 2012 年的秋季。当时的印象,这位绅士虽然默默无言,但在他身上却能够看到一些熟悉的影子,没有花枝招展的外貌却有着坚韧有力的内心,这或许就是 ThinkPad 自 IBM 时期开始就给人留下的延续至今的经典。
Touch 出现在 ThinkPad 产品一部分原因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Touch 的出现其实早在预料之内,毕竟是生活在商品化时代,把握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厂商最为看重的,Touch 也就是走在这条路上随而见到的路标。因此 ThinkPad 推出X 1 Carbon 触屏版或许就不那么让人惊讶了,因为如今的触屏可不像碳纤那么稀有。
ThinkPad X1 Carbon 的做工很好,触屏版的做工同样出色,两款机型绝大部分细节都是相同的,屏幕则是它最大的改变。算是为了迎合 Windows 8 的步伐而迈出的这一步,而触摸屏移植到商务气息浓厚的 X1 Carbon 身上,或许真就像一些 IBM 老用户所说的那样:娱乐就好。
不过笔者认为,X1 Carbon 触屏版的推出对于 ThinkPad 来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ThinkPad 产品最早出现于 1992 年,在个人 PC 领域至斤已有二十年的历史,而这一次 X1 Carbon 触屏版的上市也算是为二十周年做纪念。为何这样说?因为最早的 ThinkPad 电脑还没有键盘,操作设备方式是通过 IBM 研发的笔迹识别系统,笔迹与触屏这两者之间不就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嘛。
3高端工艺?碳纤维材质有哪些优势
高端工艺?碳纤维材质有哪些优势
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与之前的产品相同均采用高端碳材料。事实上碳纤维也是有不同品质等级的产品,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不同品质的碳纤维制品,像一些高端钓鱼竿选择的就是最高等级品质的碳纤维材料,有的钓鱼竿成本高达数万元,它甚至比飞机和一级方程式赛车所用的碳纤维品质更优秀。当然,这种奢侈品类顶级材质并不适合消费电子。
那么选择碳纤用作电子产品的外壳材质相比其他材料有何优势?比如超极本,一些高端产品的厚度已经控制得十分细致,金属合金材质虽能给超极本带来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模具纤细的条形打孔处(类似于风扇的出口),一旦遇到外力冲击与摔落等情况,合金材质的坚韧程度就不及碳纤维了。
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采用碳纤维外壳,机身坚固尤其是屏幕顶盖
同体积下碳纤维的重量只有铝合金的三分之 一,而抗冲击能力却是铝合金的两倍,这是碳纤比起铝合金材质的优势,当然价格成本也近乎两倍。
碳纤维黑色的外表正好符合 ThinkPad 小黑的气质
碳纤维与铝合金的较量?这似乎预示着 ThinkPad 要与苹果一拼高下。与苹果 Macbook Air 追求极致简约的风格不同,X1 Carbon 触屏版依旧是一款务实的纯商用超极本,它既要让外观变得更纤薄,又需让 ThinkPad 独有的设计和功能传承下来,比如经典小黑造型、红色指点杆、背光灯、防滚架和指纹识别器等等,注重商务品质和细节是 ThinkPad 多年来没有变过的。
4何为经典?面对小黑我们是否记得
何为经典?面对小黑我们是否记得
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可没有因为配备触摸屏而舍弃键盘,与目前已经同期上市的 ThinkPad 其他笔记本产品保持一致均采用巧克力式键盘。有不少小黑老用户无法欣然接受这种键盘,他们还是怀念以前的那个老样式。毕竟坚持了多年的老键盘让人难以忘怀,如今Think产品的改变需要给用户一段时间去适应。
当然 X1 Carbon 触屏版的键盘实际表现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无法接受,因为它依旧是经典的“X”结构,其实只不过是键帽变化而已。通过实际的敲击体验,这块键盘的手感还是非常舒适的,好弹性是 ThinkPad 键盘的特点,稍微增大的接触面积令手指贴合程度控制的十分到位。
配备指纹识别是超极本中少有的
小红帽的身影依旧出现在 X1 Carbon 触屏版键盘中心位置,算是延续经典。该设计对于配备触摸屏的机器来说似乎保留的有些多余,但多数用户仍然对“小红帽”情有独钟,而且触控板并不受老用户的欢迎,触屏幕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的接口配置与非触屏版基本相同,配备的接口并不算多。机身左侧安排有电源接口、USB3.0 接口和无线网卡物理开关。机身右侧则配置有多合一读卡器插槽、3.5mm 耳机接口、Mini DisplayPort、USB2.0 接口(充电功能)和笔记本安全锁孔。
5个性特色?哪些设计能够引人注目
个性特色?哪些设计能够引人注目
相比之前 ThinkPad X1 Carbon 超极本,X1 Carbon 触屏版同样在13英寸模具内放入了一块14英寸显示屏,而且同样采用时下流行的窄边框设计,但不同的是该版本配备了触摸屏,分辨率依旧为1600 × 900。不过该机最大的特点还是雾面屏,这点不同于其他品牌触控产品,以往的镜面触摸被换成了磨砂屏幕,实际体验是非常有用的,触摸屏使用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所以采用雾面屏是ThinkPad商务首选,其次这个雾面处理后即使手指出汗或者皮肤比较干燥的时候,也能非常精准地完成触控体验。。
X1 Carbon 触屏版虽配备触摸屏,但依旧采用雾面处理;右为触屏版
另外有个特色值得一提,X1 Carbon 触屏版延续了X1 Carbon 所配备下拉式铰链,屏幕转轴开合角度与经典的 ThinkPad 系列保持一致,都可以张开到180°。相比多数下拉枢轴设计只能打开到135°或150°的产品,能做到180°的开合的 X1 Carbon 触屏版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观察屏幕的特定角度需求。
之前评测过 X1 Carbon 超极本,它的续航能力一般,仅能提供 5 小时左右的电量。作为弥补,X1 Carbon 采用了 Rapid Charge 快速充电技术,利用这样的充电方式,笔记本电脑可以在 35 分钟快速充满 5 小时电量,大大缩减充电时间。按理来说,X1 Carbon 触屏版与非触屏版情形相似。
6注重商务?电池续航能力坚持多久
注重商务?电池续航能力坚持多久
考量 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的电池续航能力,我们选择的测试软件是 PowerMark,它和 PCMark、3DMark 一样,也是由 FutureMark 公司开发推出的。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 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PowerMark 续航能力基准测试
考虑到通常用户在需要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时,会把电源管理设置为省电模式,因此我们在测试之前也是如此设置,同时禁止笔记本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 WiFi 保持在开启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将电源调节至省电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最终得到 6 小时 10 分的测试成绩,这样的续航成绩在众多超极本中算是中等。当然实际应用中会与理论测试有一定的差异,本次测试在中低强度使用时间达到 6 小时以上,还有快速充电技术来加快效率,续航能力较之非触屏版有所提升。(注:图中 79% 代表测试使用量,最终成绩属于估算值,存在一定误差)
7轻薄设计?散热性能表现又是怎样
轻薄设计?散热性能表现又是怎样
散热性能测试其实对笔记本来说是最大的考验,本身机体内部空间已经的十分狭小,再加上发热量较大原件,散热通畅性就考验一款笔记本内在的真功夫。采用碳纤机身且风扇左置的 X1 Carbon 触屏版散热表现如何?按照惯例我们采用了 FurMark 软件加上 AIDA64 系统稳定性测试来使这款机器在高负载状态下运行。
表面温度方面,我们采用专业的温度检测设备对笔记本的散热表现进行检测。为了方便我们观察整机温度分布情况,我们通过仪器检测得到温度分布图,记录并标记各个部位的温度,图示如下:
中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的键盘面温度
从温度分布图来看,该机的绝大部分热量都堆积在键盘中左侧区域与散热出风口位置,掌托区域的热量较少,在长时间的实际体验中掌托的温度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总的来说,X1 Carbon 触屏版的散热情况不是很理想。
如何判别散热性能好坏,最高温度代表不了什么。散热通风口的温度绝对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说明散热有问题。当大部分热量堆积于散热通风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温度没有高于 37℃,那就可以确定散热系统设计属于比较合理的。
8最后评论:周年纪念意义大于产品
最后评论:周年纪念意义大于产品
接触过不少 ThinkPad 产品,对近几年它的改变也有一定了解,虽然那些经典的型号如今已经很难再见到,也回不去当年 IBM 那时让人兴奋的时代,但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难免会有些感概。时代在变化,产品亦是革新,那些年我们追求过的产品现如今都成了经典。
二十年仿佛一季春秋,多少次变迁连绵不休。Think 始终没有停止,二十周年纪念让 X1 Carbon 成了主角。纪念意义大于产品存在,这或许就是 X1 Carbon 触屏版的宿命,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Think 之改变能否被接受,这是时间问题;改头换面的绅士还能否把住用户的心,这是市场所需。
再回头看 X1 Carbon 触屏版这款产品,碳纤维机身是它最大的特点,触摸屏的加入也确实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操作方式的体验。好与不好且先不论,ThinkPad 经典所留在 X1 Carbon 触屏版身上的依旧是那个味道,只不过有些变了,身为品尝者的我们变了。
X1 Carbon 触屏版是 ThinkPad 二十周年纪念版产品
X1 Carbon 评测文章作者 周博林:
触屏版本 ThinkPad X1 Carbon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触控功能,配合 Windows 8 使得用户在使用方式得到更丰富的体验,并且磨砂触控屏的手感也很不错,如果还不是很习惯使用指点杆的用户,相信手指直接触控操作会更为直接方便。
该机的屏幕亮度和色域表现令人满意,总体来说也让人满意。不过对这款机型存在有一点小小疑惑,ThinkPad X1 Carbon 面向商务高端用户,触控屏显得有些娱乐化,平时这部分用户的工作相对比较繁忙,大部分操作都交给了键盘、指点杆和触控板,触控屏的使用率可能并不是很高。
9附文:X1 Carbon触屏版基准性能
附文:X1 Carbon触屏版基准性能测试
在硬件配置方面,本次评测的这款 X1 Carbon 触屏版配备了 22nm 制程工艺的英特尔酷睿 i5 3317U 双核低电压处理器,搭载英特尔 QS77 芯片组,配置了英特尔 240GB SSD 固态硬盘,以及单条 4GB DDR3 1600MHz 高速内存,显卡方面该机型采用了处理器自带的英特尔 HD 4000 核芯显卡。
整机配置参数一览
英特尔酷睿 i5 3317U 属于全新的 IVB 平台低电压处理器,拥有 2 核心且可通过超线程技术支持到 4 个线程。该处理器基于 22nm 制程工艺,核心代号为 Ivy Bridge,初始主频为 1.7GHz,睿频至2.5GHz,共享的三级缓存为 3MB,整体 TDP 为 17W。
接下来我们采用 CINEBENCH R10 这款软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最终这颗酷睿 i5 3317U 处理器单核获得 4396 分,多核获得 9084 分,性能表现不错。
为了方便测试其性能,我们选择 AS SSD Benchmark 这款专门为 SSD 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 4KB 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MB/s 的形式,另一种是 IOPS 形式。
在 AS SSD 测试中,我们看出 X1 Carbon 触屏版配备的英特尔 240GB SSD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分别达到读取 489.58 MB/秒和写入 288.90 MB/秒的成绩,而 4K 随机读取速度达到了 17.62 MB/秒,整体表现相当出色,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提升十分明显,尤其是 4K 随机读取速度,为程序加载、系统运行等大提速。
除此之外,对于这块 SSD 固态硬盘我们还选用了 CrystalDiskMark 这款软件进行测试。这款基准测试软件能够检测硬盘的随机读取/写入速度、连续读取/写入速度、测试随机 512KB、4KB 读取/写入速度(队列深度=32)等,以此来辨别磁盘的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程度。
10参数:ThinkPad X1 Carbon触屏版
附文:ThinkPad X1 Carbon触屏版参数
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触屏版 | |
上市时间 | 2013年 |
产品类型 | 商用 |
产品定位 | 轻薄便携本,商务办公本,Ultrabook笔记本 |
超极本定位 | 触控超极本,商用超极本 |
操作系统 | Windows 8 |
CPU系列 | Ivy Bridge |
总线规格 | DMI 5 GT/s |
核心类型 | Ivy Bridge |
制程工艺 | 22nm |
指令集 | AVX,64bit |
内存类型 | DDR3 |
插槽数量 | 1xSO-DIMM |
硬盘描述 | SSD固态硬盘 |
光驱类型 | 无内置光驱 |
屏幕尺寸 | 14英寸 |
屏幕比例 | 16:9 |
屏幕分辨率 | 1600x900 |
背光技术 | LED背光 |
屏幕描述 | 支持十点触控 |
显卡类型 | 核芯显卡 |
显卡芯片 | Intel GMA HD 4000 |
显存容量 | 共享内存容量 |
显存类型 | 无 |
DirectX | 11 |
摄像头 | 集成摄像头 |
音频系统 | 内置音效芯片 |
扬声器 | 内置扬声器 |
麦克风 | 内置麦克风 |
无线网卡 | 内置无线网卡 |
有线网卡 | 集成网卡 |
蓝牙 | 支持蓝牙功能 |
数据接口 | USB2.0+USB3.0 |
视频接口 | VGA |
音频接口 |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
其它接口 | 电源接口 |
读卡器 | 多合1读卡器 |
指取设备 | 一体化多点触控触摸板,指点杆 |
键盘描述 | 背光键盘,全尺寸键盘 |
指纹识别 | 支持智能指纹识别功能 |
电池类型 | 45Wh锂聚合物电池 |
续航时间 |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
外壳材质 | 碳纤维 |
外壳描述 | 黑色 |
附带软件 | 随机软件 |
安全性能 | 安全锁孔,硬盘密码,加电密码,超级用户口令 |
包装清单 | 笔记本主机 x1 电源适配器 x1 电源线 x1 说明书 x1 保修卡 x1 无线激光鼠标 x1 Mini DP转VGA转接线 x1 USB转以太网转接线 x1 X1 Carbon定制电脑包 x1 X1 Carbon定制内胆包 x1 |
保修政策 | 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 |
质保时间 | 3年 |
质保备注 | 3年部件和人工(系统电池1年),3年有限上门,网上注册送3年意外保护 |
客服电话 | 800-990-8888 |
电话备注 | 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
详细内容 | 产品免费保修期内,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购买并使用的联想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发布的产品出现本服务承诺责任范围内的硬件故障,请您首先拨打联想Think报修热线进行报修。保修期限以您购买的产品随机保卡上标注的保修期限为准。保卡不补发,保修期内请妥善保管。进入官网>> |
11ThinkPad X1 Carbon Touch详细参数
我相信会有一部分用户正好需要这款触屏版的X1 Carbon,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可能还是更喜欢普通版的X1 Carbon一些,我这个人特别喜欢“轻装上阵”,所以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笔记本,都是越轻越好。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年索尼推出的X系列,11.1英寸只有737克,等Haswell出了后来个复刻版一定很不错。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