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1 Helix终究为何物 异形如何得来
ThinkPad 推出超极本产品,其实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根据其多年来的产品品质,有理由相信它能在轻薄本方面做得很好,就比如 X1 Carbon、T430u、S230u 等产品,ThinkPad 依旧以黑色为主调,这多年未变的是经典。而前不久一款名为 X1 Helix 的产品面世,在其宣传画面中我居然看到了“异形”两个字。
《异形》,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上映的系列电影,产自美国。其影片内容主要讲述来自外太空的威胁,外星生物、侵略、阴谋等元素围绕本片主题,简而言之这是一部略带惊悚味道的科幻片,其科幻意味在于对未来的恐慌,亦或是对人性的责问。当然,接下来要谈的可不是这部影片的故事,而是关于这款名叫“异形”的产品。
ThinkPad X1 Helix 深度评测
不知是 ThinkPad 出于对产品宣传所散发的勇气,还是产品设计师在一开始就赋予其“异形”的本质,X1 Helix 这款超极本在某些程度上做得有模有样。但与其称它为“异形”,不如直呼其本质“变形”,归根到底 X1 Helix 是在向外界炫耀其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变形概念,或是体现在细节的用心良苦。
ThinkPad 的产品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保守却又有小心思,因为多年来看似一成不变让它成为了经典,而小细节的创新又似乎被人所忽略,X1 Carbon 超极本就是典型的例子,整体变薄需要在内部设计上狠下功夫,但有时候用户却感觉还是老样子,察觉不出那些细微的变化。那么,X1 Helix 这款产品怎么样?
2Helix意在表现其特性 异形只是比喻
Helix意在表现其特性 异形只是比喻
非要将 ThinkPad X1 Helix 这个科技产物与《异形》影片相提并论,其实有些牵强,两者所表述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联,但如果设立一种假设,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又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种结论:这是个“阴谋”,这都是被事先设计好的局。可能产品设计师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在这里把X1 Helix定义为科技产物,表达其“用心良苦”。
为何说 X1 Helix 是被事先设计好的局?首先要理解Helix存在的意义。“Helix”原意是螺旋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某个知名乐队的名字,螺旋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完整性,把完整性概念赋予笔记本产品,X1 Helix 就是要体现这样的特性。
螺旋形完整特性:多风扇连通,承上启下
X1 Helix在底座上配备与机身风道想通的散热风扇,实属少见
X1 Helix机身上下各有一个散热通风口,而下部风口与底座相连
Helix 实际变形意义:屏幕可翻转安置,多重操作模式
Helix 结构特性:采用特殊的转轴设计
X1 Helix 机身与底座可分离使用,而底座转轴又采用特殊结构
知晓了 Helix 所要表达的三个意义,接下来就不难理解这被事先设好的局是什么意思。出于对产品完整性与可变形双方面的考虑,需要在产品设计上花费不少功夫,就好比一个转轴设计引发的舆论,在最终确定产品之前需要事先规划好一切,这就是从 X1 Helix 身上所能看到的一种产品设计精神。
3解析X1 Helix细节设计以及开合效果
解析X1 Helix细节设计以及开合效果
X1 Helix 主机就像一台平板电脑,当它与底座组合之后就成了标准超极本。笔记本电脑最重要或者说最基础的设计就是转轴,X1 Helix 的转轴位于底座上,当主机与底座相连时才算构成了整台电脑。前面提到这款产品的转轴设计与众不同,那么通过以下动画来细看这个转轴的特殊性。
X1 Helix 并没有延续 X 系列 180° 屏幕开合角度的设计,而是通过类似支架的设计将铰链转轴与定点固定托架结合的恰到好处,考虑到触摸屏使用时的屏幕稳定性,这种设计很好的解决了屏幕晃动等问题。另外,转轴后盖通过磁铁与转轴相接,开盖与合盖都紧紧跟随,颇有动感。
4触屏、触摸、键盘与手写应有尽有
触屏、触摸、键盘与手写应有尽有
言归正传看产品,X1 Helix 是 ThinkPad 继 X1 Carbon 之后推出变形超极本产品,“异形”的宣传主题意在表现其变形特色,也就是可拆分式设计。如今已有许多超极本或是笔记本产品都有类似这样的设计,大同小异各有千秋,而 X1 Helix 的主要特色还是与底座的完美结合。
11.6 英寸 1920×1080 分辨率 IPS 屏幕显示效果出众
配合 Windows 8 系统的操作体验而配备触屏幕,X1 Helix 的触屏体验感受还是不错的,手持感觉不算重,不到 1 公斤的重量对于双手握持没有太大的压力。电容式触摸屏的良好体验早在 Tablet 2 身上就有所领会,重点是该机配备了电磁屏,虽然手写功能很实用,但是售价也因此高了不少。
除了触控体验以外,X1 Helix 依旧保留着 ThinkPad 经典的键盘触摸板设计,这也就是为何该机需要搭配键盘底座的原因。无红帽不 Think,自 IBM 时期一直留传至今的键盘规格设计,X1 Helix 没有抛弃。键盘虽然改变了键帽形状,但操作手感依旧是老样子,韧性十足,回弹有力。
该机配备的触摸板是我体验过这款产品后印象较为深刻的,触摸面板不再是工程塑料,取而代之的是有机玻璃。体验过后的第一感受就是“滑”,没有塑料或者金属的那种毛刺感与阻塞感,配合 Windows 8 系统的一些手势操作,总的来说这种毛玻璃的触摸质感与操作体验要比塑料或金属好。
5细看接口、重量、厚度等基础设计
细看接口、重量、厚度等基础设计
既然 X1 Helix 的主要特色是主机与底座相连的组合,那么该机是通过什么来连接底座呢,难道是 Tablet 2 那样通过蓝牙连接吗?当然不是,X1 Helix 必须通过实体接口连接屏幕与底座,因为键盘底座上还配备有电池,也就相当于该机拥有两块电池用以保证持久的续航能力。
通过实体接口转接设备,那么扩展底座上就会有一些常用接口。底座的边框设计比较薄,因此扩展接口都位置后侧,不过该底座配备的接口并不多,只有一个电源接口、一个Mini Dispaly Port 接口以及两个USB3.0 接口,由于受到厚度限制而没有配备 VGA 接口。
主机上的接口配备与底座相同,多了一个SIM卡槽,不过没有读卡器
重量方面,X1 Helix单是以平板模式展现,其手持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而经过实际测量发现,该机主机重量为841g,不到一公斤,因此总体感觉使用与携带比较轻便。不过与之搭配的键盘底座重量835g,两者组合成超极本的重量就是1.67kg,这对于一款11英寸的超极本来说是有些超标的。
与重量相似,X1 Helix单机的厚度测量结果是11.71mm,总体感觉还是比较轻薄的,但是与底座组合之后厚度增加到了20.81mm,这对于一款11英寸的超极本来说又确实有些厚了。
6高性能浓缩产物温度表现将会如何
高性能浓缩产物温度表现将会如何
将标准的超极本硬件配置浓缩在 12 毫米厚度的平板体积中,散热控制绝非易事。发热量是目前 CPU 等核心硬件的技术瓶颈,功耗低至 1W 的手机处理器芯片发热量都能有 60 摄氏度的表现,何况是 17W 的笔记本处理器。配备散热风扇是没有办法的选择,那么 X1 Helix 的散热表现如何?
X1 Helix机体内高发热量元件位于屏幕下,因此底座的温度并不高
热成像仪的热量分布,基本上能够确定 CPU 等高发热元件的位置
在平常使用中 X1 Helix 外壳的温度可以接受,不过还是有些微热
想要把 X1 Helix 的散热做得像平板电脑那样,没有风扇而且表面冰凉,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该机配备了i7处理器,性能要比 Atom 处理核心的产品强太多,倘若能够解决散热问题呢?那这些都是后话了。
7两块电池的续航能力会有怎样表现
两块电池的续航能力会有怎样表现
考量 ThinkPad X1 Helix 的电池续航能力,我们选择的测试软件是 PowerMark,它和 PCMark、3DMark 一样,也是由 FutureMark 公司开发推出的。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 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考虑到通常用户在需要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时,会把电源管理设置为省电模式,因此我们在测试之前也是如此设置,同时禁止笔记本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 WiFi 保持在开启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将电源调节至省电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最终得到 8 小时 33 分的测试成绩,这样的续航成绩在众多超极本中算是不错的。不过这个成绩是两块电池组合在一起的结果,根据参数说明,X1 Helix机身内部的电池容量为42Wh,而底座电池容量28Wh,根据比例计算,X1 Helix单机续航能力 5 小时左右。(注:图中 82% 代表测试使用量,最终成绩属于估算值,存在一定误差)
8体验总结:是市场需求还是竞争产物
体验总结:是市场需求还是竞争产物
ThinkPad X1 Helix 用“异形”来定义自己,这是莫大的勇气。知者已然认为这是宣传产品与众不同之手法,不知者或以为这是《异形》影片相关的惊悚产物。有时我们自嘲,以表谦虚之态,有时我们自诩,属夸张表现手法。再看 X1 Helix 究竟为何物,是自嘲还是自诩,是市场需求还是商业竞争之产物。
总的来说,ThinkPad X1 Helix 是款不错的产品,碳纤、电磁屏、双电池、特色转轴等等设计都是值得表彰的,虽然定价 15999 元可谓昂贵(该系列起价 12999 元),但终究会有消费者去选择它。可这是众望所归吗?在与一些 Think 产品老用户的交流中我能明显感觉得到,他们对于实用主义的执着,同时期盼纯朴的回归。
“以实用性为主导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拉拢用户”,这句话很有道理,ThinkPad 的产品一直以来都贯彻实用主义,X1 Helix 同样如此,经典的实用设计没有被抛弃,而大胆的新尝试能否把住用户的心还有待市场检验。最终我想说一句:藐视那些浮夸,回归真实才是你应有的本色。
9附文:ThinkPad X1 Helix基准性能
附文:ThinkPad X1 Helix基准性能
在硬件配置方面,本次评测的这款 X1 Helix 配备了 22nm 制程工艺的英特尔酷睿 i7 3667U 双核低电压处理器,搭载英特尔 QS77 芯片组,配置了东芝 256GB SSD 固态硬盘,以及单条 8GB DDR3 1600MHz 高速内存,显卡方面该机型采用了处理器自带的英特尔 HD 4000 核芯显卡。
英特尔酷睿 i7 3667U 属于全新的 IVB 平台低电压处理器,拥有 2 核心且可通过超线程技术支持到 4 个线程。该处理器基于 22nm 制程工艺,核心代号为 Ivy Bridge,初始主频为 2.0GHz,睿频至 3.2GHz,共享的三级缓存为 4MB,整体 TDP 为 17W。
接下来我们采用 CINEBENCH R10 这款软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最终这颗酷睿 i7 3667U 处理器单核获得 5347 分,多核获得 11042 分,性能表现不错。
为了方便测试其性能,我们选择 AS SSD Benchmark 这款专门为 SSD 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 4KB 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MB/s 的形式,另一种是 IOPS 形式。
在 AS SSD 测试中,我们看出 X1 Helix 配备的东芝 256GB SSD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分别达到读取 508.22 MB/秒和写入 462.66 MB/秒的成绩,而 4K 随机读取速度达到了 11.94 MB/秒,整体表现相当出色,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提升十分明显,尤其是 4K 随机读取速度,为程序加载、系统运行等大提速。
从 Windows 8 系统的评估结果来看,ThinkPad X1 Helix 配备的 SSD 固态硬盘发挥了巨大优势,8.1 的主硬盘得分表现不错。而 i7 处理器得到了 7.1 的评分,性能与标准电压i5相似,图形方面由于该机并没有配备独立显卡而得到这个成绩在预想之内。
10附文:ThinkPad X1 Helix产品参数
附文:ThinkPad X1 Helix产品参数
ThinkPad X1 Helix(36974HC) | |
上市时间 | 2013年05月 |
产品类型 | 商用 |
产品定位 | 商务办公本,Ultrabook笔记本 |
超极本定位 | 触控超极本,变形超极本,商用超极本 |
变形方式 | 插拔 |
操作系统 | Windows 8 PRC 64bit(64位中文版) |
主板芯片组 | Intel QS77 |
CPU系列 | 英特尔 酷睿i7 3代系列 |
CPU型号 | Intel 酷睿i7 3667U |
CPU主频 | 2GHz |
最高睿频 | 3200MHz |
总线规格 | DMI 5 GT/s |
三级缓存 | 4MB |
核心类型 | Ivy Bridge |
核心/线程数 | 双核心/四线程 |
制程工艺 | 22nm |
指令集 | AVX,64bit |
功耗 | 17W |
内存容量 | 8GB |
内存类型 | DDR3L 1333MHz(低电压版) |
硬盘容量 | 256GB |
硬盘描述 | SSD固态硬盘 |
光驱类型 | 无内置光驱 |
屏幕尺寸 | 11.6英寸 |
屏幕比例 | 16:9 |
屏幕分辨率 | 1920x1080 |
背光技术 | FHD背光 |
屏幕描述 | Full-HD触控 |
显卡类型 | 核芯显卡 |
显卡芯片 | Intel GMA HD 4000 |
显存容量 | 共享内存容量 |
显存类型 | 无 |
DirectX | 11 |
摄像头 | 双摄像头(前置:2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 |
音频系统 | 内置音效芯片 |
扬声器 | 内置扬声器 |
麦克风 | 内置麦克风 |
无线网卡 | Intel 6205S AGN |
有线网卡 | 1000Mbps以太网卡 |
蓝牙 | 支持,蓝牙4.0模块 |
数据接口 | 1×USB2.0+2×USB3.0 |
视频接口 | Mini DisplayPort |
音频接口 |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
其它接口 | 电源接口 |
指取设备 | 一体化多点触控触摸板,指点杆,数字输入笔 |
键盘描述 | 可拆卸键盘 |
电池类型 | 3芯锂电池 |
续航时间 | 5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
电源适配器 | 100V-240V 45W 自适应交流电源适配器 |
笔记本重量 | 1700g |
长度 | 296mm |
宽度 | 226mm |
厚度 | 20mm |
外壳材质 | 碳纤维 |
外壳描述 | 黑色 |
附带软件 | 随机软件 |
包装清单 | 笔记本主机 x1 电源适配器 x1 电源线 x1 说明书 x1 保修卡 x1 |
保修政策 | 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 |
质保时间 | 1年 |
质保备注 | 1年部件和人工,客户送修 |
客服电话 | 800-990-8888 |
电话备注 | 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
详细内容 | 产品免费保修期内,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购买并使用的联想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发布的产品出现本服务承诺责任范围内的硬件故障,请您首先拨打联想Think报修热线进行报修。保修期限以您购买的产品随机保卡上标注的保修期限为准。保卡不补发,保修期内请妥善保管。进入官网>> |
11ThinkPad X1 Helix详细参数
第三页的 GIF 图做的很不错,尤其是最后一张,把机身细节都展示的淋漓尽致。关于这款产品,我暂时保留态度,因为我觉得平板的立命之本是轻薄,iPad大家都嫌沉,都去买iPad mini了,因此我觉得其它平板的厚度和重量不应超过iPad。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ThinkPad另一款产品Tablet 2,相当轻薄讨人喜欢。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