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9 Metro界面上面,我们不但对图标进行了深度定制,还加入了我本人的一些这么多年对操作的思考,我们将每个图标的文字描述都拿掉了,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呢,也没什么问题,对于追求极致简洁,有强迫症的用户来说,这是福音。
然后,我们还取消了壁纸,默认情况下用焦土色作为背景图案,为什么这么做呢?在锤子手机Rom发布会上,我当时没有解释,因为我们要做一个跨时代的,有生命力产品,取消背景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iPhone一代的解锁界面是两指橘红色的小丑鱼在绿色的水生植物里游动,在苹果历代的产品里,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罕见的,苹果几乎从来不再自己的产品里做出“声张”,不会表现出自己的喜好,所有的设计都非常严肃、平和,不带感情色彩,而这次为什么要用《海底总动员》作为解锁背景呢?
一代苹果锁屏界面是一只小丑鱼 且无法更改桌面背景
苹果希望手机被点亮的那一刻,必须是极具冲击力的,要仅仅抓住用户,如果我们将硬件、解锁界面和待机界面作为一个电子设备的三重门,那么硬件本身是第一道门,iPhone的机身颜色非常简朴,黑白灰加上金属原色,那么点亮解锁界面是纯度很低的素色,那么用户进入第三道门的动力就没那么大。所以苹果使用了红和绿的补色配色,来增强视觉上的冲击力,但为了避免给人形成“红配绿唱大戏”的感觉,将小丑鱼的红色向黄色偏转,而绿植的绿则带有一点点的蓝味儿,利用背景进行透视构图,小鱼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整体显得既有冲击力,有不至于艳俗。
重点在第二道门进入到第三道门的过程中,在手机上同样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利用距离传感器自动解锁,这样去掉了第二道门的解锁界面),苹果处理的办法跟我们一样,是直接拿掉了桌面,用纯黑色作为主背景,滑动解锁之后,所有的图标通过外向内一个转场特效,瞬间聚拢在桌面上,为了让每一个图标都显得秀色可餐,只有黑色背景能做到最大化的强调,不信你们用那些风景图案试试,都没法将冲击力带到极限。
可是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后期的iPhone又有壁纸了呢?也就是那个水滴背景,因为2007年的iPhone是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利用视觉反差形成刺激,很大程度是为了给自己造势,但是三年过去了,iOS的一些交互效果大家早已经熟悉了,不需要再给自己造势了,而且水滴背景可以很好的表现iPhone4的玻璃材质,也为后期白色版iPhone做了准备。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Windows 7的默认背景,这是微软当时找了一个著名设计师做的,很多抽象的线条下是一致白色的“燕子”,而就是这只燕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是燕子,这会让用户花费一些心思去猜,好的设计应该是谦虚的,好的设计应该是没有设计。
推荐经销商